互联网十大应用


CNNIC第25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2009年网络文学使用率达42.3%,成为互联网十大主要应用之一。
    CNNIC第25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2009年网络文学使用率达42.3%,成为互联网十大主要应用之一。

    从网络小说《第一次亲密接触》走红开始,网络文学经过十年的发展,从少数写手业余时间的娱乐,逐渐成为了亿万网民热衷的互联网应用。CNNIC数据显示,截至2009底,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.62亿人。庞大的网络文学用户群,为网络文学甚至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,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网络文学产业的投资。
    网络文学作者和作品的日益丰富,是促使网络文学用户大规模发展的主动力。    Web2.0无疑是催生网络文学作者和作品的催化剂。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核心的web 2.0时代,为读者提供了更直观快捷的阅读环境,同时搭建了一个读者和作者互动交流的平台。网络写手有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,一大批网络文学作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,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网络作品。这种新型的文学生产和阅读方式,也不断催生着新的网络文学用户。
    网络文学作为文化产业链的上游,能够最大范围地吸纳用户。
    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进行生产和传播,但其消费形式不仅限于网络阅读和书刊出版,它还能够通过改编成电影、网游、动漫等方式,使用户进行视听阅读甚至游戏体验式阅读,从而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用户转化为网络文学用户。这个过程在使网络文学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,最大范围地覆盖了网络文学受众。
    网络文学盈利模式的探索,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网络文学用户规模。    网络文学网站在探索盈利模式的过程中,借力“粉丝经济”,尝试按点击量对作品定价,按人气选择出版内容等多种盈利模式,这些措施促使网络作者们在保证写作量的同时,必须主动维持作品人气甚至挖掘新的用户。这样一来,作者们的“粉丝”会越来越多,网络文学用户的队伍也不断扩充。盛大文学的官方数据显示,起点中文网已有20万签约作者,25万原创作品,注册读者达到3058万。
    3G时代手机阅读的普及使网络文学覆盖更多人群。    CNNIC第25次《统计报告》显示,手机在线阅读是手机网民的第二大手机上网应用,其用户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.4%。3G业务提高了手机在线阅读的普及率,不少网络文学企业适时推出了wap站点、针对移动终端的阅读内容和支付方式,这将进一步拓宽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,使网络文学覆盖到更多人群。

网络流行生僻字一览


烎: 读音:yín 原义:光明。网络新义:在游戏中,意义衍生为“遇强则强,斗志昂扬,热血沸腾,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,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”。
槑: 读音mei,古同“梅”。这个“槑”字由两个“呆”组成,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。
囧: 读音jiǒng,古同“冏”,原指光明。在网络文化中,它的内小“八”字视为眉眼,“口”视为嘴。它的内涵就是:作为头,表达沉重的思想;作为脸,表达浪漫与激情;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。
: 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,没你想的那么复杂。这个字是“天”字的古体,也念“天”(tiān)。
氼: 哈哈,这个字其实好记,人掉水底下了,当然就是溺水,这个字就是“溺”的意思,读音也一样:溺(ni)。
砳: 这个字有点不好理解,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“乐”(le)的声音呢?但这个字就是形容石头相撞的一个象声词,就这么念。
嘦: 意思很好懂吧?把“只要”两个字快速连读,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:叫(jiao)。
嫑: 同上,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(标的二声),意思就不用说了吧。
嘂: 四张嘴同时叫,当然就是大声叫了。还念叫(jiao)。
圐圙: 仔细看看这两个字: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,意为“围起来的草场”,念枯略(kū lue),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(kū luan),“圐圙”一词现多用作地名。
玊: 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,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,念“俗”(su)。
孖: 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手机的“孖机”,意思如同字形所示:双生子。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。念妈(mā)。
砼: 典型的生造字,人工石头——就是混凝土啦,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。念同(tong)。
source:http://www.met.gov.my (Jabatan Meteorologi Malaysi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