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臺灣爆紅功臣 《開心農場》解析
問起在台帶起 facebook(臉書、非死不可)之風潮的最大功臣是誰,無庸置疑的是《開心農場》這款遊戲。絕對不是因為某女藝人經媒體炒作想被某男藝人“戳”之暗示(註:facebook 的好友上線通知功能),更不是莫名其妙一夕走紅全無原因。
已早有先例 但不被看好
《開心農場》是款以 flash 製作而成的小遊戲,過去遊戲產業稱這種類型為「Web Game」(網頁遊戲)。在最早的始祖《Travian》至 facebook 上方小遊戲爆紅的現在,網頁遊戲曾經是被遊戲界十分看好的一塊新類型。只不過,這股熱潮約是維持不到一年,網頁遊戲未能全面取代現有的 MMO 遊戲市場,這波 2007 年尾至 2009 年中的熱潮,最後逐漸不被看好;然而在《開心農場》的出現之後,facebook 與之一同影響了整個網路生態,媒體爭相報導這股熱潮所產生的現象,更為 Web Game 此類型打響了知名度。
(圖╱遊戲基地)
與人們連結是重要關鍵
Web Game 並非只要做出類似《開心農場》這樣水準就能成功。它與 facebook 的緊密結合,帶出了最重要的關鍵「關係,人們的連結方式」;《開心農場》的設計機制十分淺顯易懂,你只要會種農作物,就能快速上手。這樣的特性一直是 Web Game 設計的必備重點─「簡單」。
facebook 與之連結的關鍵在於,你可以即時的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做什麼、想什麼以及發生了什麼事。所以當你的朋友在你的農田中搞破壞時,你會透過 facebook 的即時動態通知獲取到消息,你可以選擇讓他們偷個精光,或者是反偷回來,看誰才是偷菜王!
負面的教導?
不過這種設計概念與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所產生的觀念有所衝突。過去的農業社會教導我們,別人辛苦種植的農作物不能偷,父母口中說著以前年少輕狂到處偷摘別人水果是件多麼有趣的事,如今都已成為了一款小遊戲的設計特色。
你在現實中的農場偷菜可能會被農地的主人報警抓走,因為這屬於「偷竊」犯法的行為。我們偶爾行經人家觀光果園時,看著別人豐碩的作物時,總是有一種“若是偷偷拿一顆,應該不會怎樣” 的感覺。這種心態的確使得這遊戲備受爭議,甚至是有警察機關下令警員不得在上班時遊玩這種「偷菜」的遊戲,因為會有損警察形象。
“只是個遊戲,何必這麼認真?”
真正的玩家會如此的思考著,而許多爭議這種遊戲教壞玩家、鼓勵玩家學習犯罪的民眾,被其他玩家譏諷觀念守舊、黑白不分,因為真正的玩家不會因為這樣現實與遊戲不分,就如同喜歡《CS》的玩家不會真的去買把槍上街頭爆頭殺人,而偷菜的樂趣就是在於讓朋友氣得牙癢癢,看他會怎樣來面對已準備惡犬的你,又因為怕被狗咬扣金幣及經驗值,這種讓對方無法報仇的感覺,箇中滋味實難言喻。
玩法特色解析
不過《開心農場》並非只有種菜、偷菜這種玩法。你需要對你的農作物進行灌溉、施肥、除草、除蟲,更需要飼養雞、牛、豬等動物來增加農場的產值,進而獲取更多的金錢、經驗值來擴展你的農地。你也可以到好朋友的農地巡視,發現農作物土地乾涸時幫忙澆水、雜草叢生時代為除草、蟲害肆虐時隨手噴上幾劑農藥。你也可以火上加油,幫他的農作物再多放幾條蟲、種幾株雜草,這些要做不做都全看你,至於會不會得到報應呢?相信你很快就會看到。
(圖╱遊戲基地)
脸谱(面子书) facebook
星洲日報/副刊‧作者:陳國強‧2009.10.10
卡內基九法則
卡內基在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數不勝數的忠實信徒。但是卡內基不是一個天生的成功者,卡內基的成功學體驗都是從自己的充滿挫敗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。卡內基從自身的經驗出發,經過千錘百鍊的試驗,在溝通和人際關係上,卡內基提出了九條法則,只要你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,由內到外具體實踐,就能把把自己變成一個受人喜愛、有影響力的人。 卡內基這九條法則分別是:
卡內基九條法則一: 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二: 給予真誠的讚賞和感謝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三: 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四: 真誠地關心他人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五: 經常微笑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六: 記得他人的名字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七: 聆聽。鼓勵他人多談自己的事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八: 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。
卡內基九條法則九: 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。
其他:
卡内基成功之道
http://www.i918.cn/book/zt/knj/000.html
高一电脑与资讯工艺期考范围
- 选择题40%
- 小词典、知识点、名词解释(10题 20%)
- 问答题 40%: 必答题 - 1 题申论题 (http://www.chms1.edu.my/others/note/S1/question.doc ) 选答题 - 5 选 3 问答题
请把电脑放在客厅
- 关于网络成瘾的定义、标准、治疗手段引起了巨大纷争,但最着急的是家长们,因为确实有大量的孩子终日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,耽误了学业。市脑科医院的戒瘾专家王达平副主任医师向家长建议,网瘾重在预防,可实行“阳光上网”,实行起来就是把电脑放在客厅。
从小就要“阳光上网”
王达平称,目前的时代已经不可能不让孩子使用电脑和网络,即使小学生也涉及上网查资料等作业,如果家长严禁自家小孩“触网”,孩子在同学交往中难免显得很out(跟不上潮流),会被大家孤立。“堵”的方式行不通,有父母即使用铁链锁住孩子,也阻止不了孩子跑去泡网吧,环境就更复杂了。8岁~18岁的青少年自制力弱,容易受到网络色情内容、网络游戏、虚拟交往这3方面的诱惑,孩子在自己房间上网缺乏监督,很容易成瘾。
王达平指出,在孩子接触网络之初,家长就让孩子在“阳光下”上网,便可培养良好的习惯。把电脑放在客厅是一种行为控制,家长在家中能随时瞥见屏幕,孩子就在监督之下。如果电脑只能放在孩子的房间,那么也要打开房门,让“阳光”照到上网的空间,但孩子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关门(例如夏天要开空调)。王达平说:“一开始就把电脑放在客厅,孩子是会接受的,但是如果电脑一直就放在孩子的房间,现在父母要挪到客厅,孩子的抵触情绪会很大,弄不好干脆跑到网吧去了。” 如果已经沉迷怎么办?
王达平称,卫生部目前对网络成瘾未有定论,社会上却出现了各种戒瘾的夏令营和学校,它们不一定具备从业的资质,却迎合家长把孩子关起来“劳动改造”戒网瘾,效果不清楚,未免有唯利是图之嫌,还侵犯了孩子的人权。
王达平是物质依赖方面的专家,一直从事戒毒、戒酒治疗。他说,目前正规医疗机构中“以心理治疗为主、药物治疗为辅”的综合治疗模式足以戒除网瘾,只要孩子有治疗意愿,能够配合医生,恢复正常生活是没有问题的。
心理健康
心理健康的意义: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做健全或有效全般适应之相当稳定或持久的状态。
心理健康重要的表征:
(一)他一方面能协调自己身心基本需求,使免於挫折或冲突和他们所引起的焦虑-至少没有严重的挫折或冲突和他们所引起影响人格完整的焦虑。个人身心成长过程顺利进展,潜能性向逐渐发挥,自我实现目标有望到达。
(二)另一方面能满足社会文化的要求,尤其建立美满人际关系,家庭责任能够肩起,国家社会义务能够尽到,人类福祉所有能贡献。
一个健全或良好适应的人或一个心理健康的人,一方面有内在的宁静,心胸舒泰,心广神怡;一方面有外在和谐,肆应允当,随意而安。这些表征代表心理健康积极的意义,也代表心理卫生积极的目标。
心理健康的重要性:
(一) 心理疾病的普遍性
一种现代病,有愈来愈普遍的趋势。主要原因是社会变迁迅速,人际竞争激烈,工作压力增加,家庭结构改变,人情趋于淡薄,精神文明退化。
(二) 心理疾病患者对社会的影响
社会:心理疾病患者不能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,即使勉强工作,也缺乏效率,并且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会气氛的忧乱。
家庭:增加家庭经济负担,影响家属的工作和生活,使家庭气氛蒙上阴影,影响家庭生活乐趣。
严重:因精神错乱而杀人放火等。。
(三) 心理健康才能发挥个人潜能
心理不健康的人,对人常有怀疑或偏见,对自己则有自贬或不安全感,因此常常过度使用各种心理防卫机制,来寻求自尊的维护、威胁的接触或需要的满足。